收藏 | 山门-叶赫精品一日游
| ||||
Ta 的故事 产品评论(0) 销售记录(0) 山门-叶赫精品一日游 (二郎山庄→馨苑文化城→叶赫那拉城→叶赫东城遗址→山门休闲小菜园) 二郎山庄 叶赫那拉城遗址 东城位于叶赫河南岸,西城位于叶赫河北岸一陡峭山头之上。16世纪初(正德时),叶赫部首领祝孔革率众南迁,来到叶赫河北岸定居,建叶赫国。祝孔革之孙清佳努、扬吉努继承先人余烈,跃马扬鞭,开疆辟壤,盛极一时。1573年,两人在叶赫河两岸的山头之上,择险要处筑起两座城池。清佳努居西城,扬吉努居东城,兄弟二人皆称贝勒(首领),称雄“扈伦四部”。当时叶赫部活动范围“南境多在奉天界与哈达为邻,西境到威远堡边门,北境与科尔沁、郭尔罗斯为邻,东到伊通河。”史有“拓地益广,军声所至,四境益加畏服”之说。但强大的叶赫终究没有阻挡住努尔哈赤统一天下的脚步。1619年努尔哈赤亲征叶赫,叶赫人寡不敌众,东、西两座城池毁于战火之中,叶赫国灭,部民全部编入满族八旗远迁他乡。叶赫两座古城从建到毁,仅存46年。 商监府城,又称珊延沃赫城,即白石山城。为叶赫部酋长褚孔革第三子尼雅尼雅喀,亦称捏尼哈或捏哈所建。为尼雅尼雅喀及其子孙延柱、南太、速巴亥等人所居。因靠近镇北关,故明人称其为“北关”。为远居松花江,黑龙江和图门江流域的女真诸部至开原马市榷场提供驿馆和中介。从中“获居停主人”之利,故称商监府城。古城平面呈长方形,有内城和外城之分。内城有两重城垣,周长640米,在西墙北部辟一南门。外城沿山脊修筑,周长1800米,城内地表散布轮制泥质灰陶和缸胎釉陶及明代青花、五彩瓷器残片、铁箭头、铁刀等遗物。 历史上的叶赫古城建在一片高达8米的台地上,有木、土、石三道城墙,还有护城河环绕。不过由于战火,原来木石结构的城垣已不复存在了,现存的土墙还有2米来高。顺北墙走去,有一道豁口,宽8米,是古城的北门。由此上坡,步步登高,进入城里,城内瓦砾堆积甚多,破碎的瓦当和雕砖俯拾即是。古城当年虽然坚固,也阻挡不住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大业的生猛势头 山门小菜园 山门小菜园是山门镇其中的一个以经营蔬菜为主的采摘园,由山门村农民合作社倾力打造,面积120多亩,种植各色瓜果蔬菜,主打采摘、田地出租、代种代收以及农家乐餐饮休闲等业务,很受市民欢迎。小菜园几乎紧临着山门镇里的马路,从山门街里下了车,往南一拐也就几分钟的路程。7月31日这天,记者前往采访,还未到园门就已经听到一阵人声传来。原来正逢小菜园里有演出,戏台上打扮得艳丽多彩的演员正表演着满族歌舞,坐在葡萄架下的人们吃着瓜果看得聚精会神。120亩的园田地,是一眼望不到头的,只见满眼的绿色,分外清爽宜人。走进区块分明的田间,一忽儿是累累的小柿子缀得秧稞疲惫不堪,一忽儿是难承重力的黄瓜叶随风摇摆仿佛叫人快过去伸手帮忙,一忽儿又是辣椒、茄子们在脚边拉扯着裤角让人不忍割舍……人们来到这里,在一片畦垄间,在一片绿色里,在一片蓝天白云映衬下的纯净乡野气息中,一边体验采摘的快乐,一边留下身在田园的影像。累了,藤架下就着清风小憩;渴了,揪根黄瓜解渴,要不然,深井水喝上几口煞时爽遍周身;饿了,吃顿可口农家饭菜。采得随意,玩得尽兴。看到市区来的人们这么高兴,就连合作社的社员们也跟着一天天的合不拢嘴。
|
|